新生安全知识

发布者: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:2015-09-29浏览次数:10

新生安全知识

防 火 篇

 

 

学校公共场所可能发生火灾的原因:

1.因为不慎用电引起:乱拉(接)电线或在原有的线路上接入大功率的电热设备,使其长期过载运行,破坏了线路绝缘,引起火灾;使用质量低劣的插头和插座造成接触不良产生电弧引发火灾;照明灯具的位置与可燃物的距离过近,也会因温度过高而烤燃起火;使用的电热杯、电炉子、电褥子等电热设备长期通电,或忘记关闭电源开关,也容易造成火灾事故。提醒:保持室内现有用电设备不变,禁止私拉乱接,出现问题及时报修。

2.用火引起:公共场所人们随意吸烟,乱扔烟头或火柴杆;有些场所停电时,一些人便使用蜡烛照明,忽视安全,引燃可燃物或动用明火找东西等。提醒:禁止吸烟、慎用明火。

3.易燃易爆物品引起:因易燃易爆物品(如鞭炮、酒精、发胶、油类等)带入遇到明火或强烈振动而引起的起火爆炸。提醒:禁止易燃易爆物品进入室内。

4.故意纵火引起:故意破坏、蓄意报复而导致火灾。提醒:蓄意破坏,难逃法网。

 

出现火灾怎么办?

冷静判断、迅速报告:火灾发生后,要判断是何起因,是控制还是撤离,不能遇火心慌,贻误控制火势的战机,酿成大祸。同时迅速将起火原因、地点状况上报,任何人不得阻拦报告(警),严禁谎报火警。

及时控制、防止火势漫延扩大:初起火(3分钟以内)最易扑灭,如能集中全力抢救,常能化险为夷,转危为安。当发生火灾时,如果发现火势并不大,且尚未对人造成很大威胁时,当周围有足够的消防器材,如灭火器、消防栓、水等可用于灭火的东西,应奋力将小火控制、扑灭;千万不要惊慌失措地乱叫乱窜,置小火于不顾而酿成大灾。请记住:争分夺秒扑灭“初期火灾”。

切勿惊慌、有序疏散:要沉着冷静,严守秩序,牢记通道出口,不贪恋财物,才能在火场中安全撤退。倘若争先恐后,互相拥挤,阻塞通道,导致自相践踏,会造成不应有的惨剧。下楼通道被火封住,欲逃无路时,将被单子、台布撕成布条,结成绳索,牢系窗槛,再用衣角护住手心,顺绳滑下。烟雾较浓时,不必惊慌,宜用膝、肘着地,匍匐前进,因为近地处往往残留清新空气,注意,呼吸要小而浅。逃离时,有条件的要用湿毛巾掩住口鼻。也可用房内花瓶、水壶、金鱼缸里的水打湿衣服、布类等掩住口鼻。

防 盗 篇

 

 

学生宿舍常见的盗窃方式:

“顺手牵羊”:趁主人不备,将晾晒在走廊、阳台等处的衣服盗走。如宿舍房门大开,主人不在时顺手牵羊者有可能还会光顾室内,盗窃范围扩大到计算机、收录机、手表、文具、书籍等一切引起眼红的的东西,尤其是现金。

乘虚而入:主人不在,房门不锁,窃贼入室。这类窃贼手段比“顺手牵羊”者更甚。抽屉里、被褥下往往都要翻上一翻;胃口也比“顺手牵羊”者大,先盯住现金存折,其次是贵重物品。如果你居住的宿舍管理混乱,人员混杂,或是你的寝室老是不锁门唱空城计,则往往给乘虚而入者以可乘之机。

钓鱼:用鱼竿将你晾晒在窗外的衣服钓走。更有甚者还把纱窗弄开,钩走你放在室内桌、凳上的衣物。如果衣袋里还放着现金证件,损失就更惨了。夏秋之季,住一楼的同学如缺乏警惕,最易受这种危害。

撬门扭锁:此类盗窃分子撬开门锁的方式有多种,进门后抽屉、箱子往往撬遍,满屋翻个底朝天。只要值钱的东西都盗,以价格高、易携带的物品为主。有的则专盗现金存折。

翻窗入室:没有结实护栏,却又有易于翻越、攀登的窗户,包括门上气窗,盗贼都有可能翻入。翻窗入室者与撬门扭锁者的盗窃目标往往相近。

溜门行窃:盛夏时节一些男生或女生为图凉快,夜间睡觉不关门,小偷趁机入室偷窃“浮财”。有的小偷夜间先偷走门钥匙,白天找机会入室偷窃。一些学生夜间上厕所不锁门,小偷利用时间差抱起衣物就跑。

除以上六类外,还有偷配钥匙,预谋行窃的;也有以找人、卖东西等名义混入宿舍,相机行窃的,等等。

 

 

治 安 篇

公共场所应做到:

1.严禁寻衅闹事、打架斗殴和进行其它不文明活动。

2.严禁携带易燃、易爆、刀具等危险物品进入公共场所。

3.不露财显富,不大声喧哗,不惹事生非,不做行为不检等不良举止,不与不良人员交友或参与其活动。

4.爱护公共设施,禁止一切损坏公物的行为。

5.不参加宗教活动,不参加不良不法社团活动,不参与传销等违法组织,不参加不明真相、未受批准的集会游行。

学生宿舍应做到:

1.学生必须在熄灯前返回宿舍;午休或就寝时间不得在楼内大声喧哗。

2.不在宿舍私自拉线接灯、安装插座,禁止使用各种大功率电器和燃气灶具。

3.不得私自留亲朋好友住宿;严禁留宿异性和外籍人员。

4.不在宿舍随意拍照,注意保护个人及他人生活隐私。

5.养成良好的安全意识,离开教室、宿舍应关闭门、窗、柜和用电器,防止个人和公物的丢失损坏。

6.不带大量现金、贵重首饰、物品到校,高价值的必须品要随身携带,防止丢失。

7.宿舍内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、有毒物品或管制刀具等物品。

8.禁止在宿舍内使用明火,不在宿舍内抽烟、喝酒。

9.积极营造团结和谐宽容友善的良好宿舍氛围,不赌气、不恃强凛弱、不贪图他人财物,避免义气用事。

进出校门应做到:

1.校门口秩序是文明学校的标志之一,严格按要求办理出入手续,服从门卫执勤人员的管理和劝阻。禁止学生在门口附近戏耍、打闹、围堵大门等影响门卫执勤等行为的发生。

2.封闭管理期间禁止学生外出,特殊情况应有学生科出具相关证明,其它时间进入校门,应主动出示学生证,并自觉接受门卫验证。

3.骑自行车出入校门时应下车推行。

4.不购买校外门口无证(营业执照、卫生许可证)摊点出售的食品、饮料。

其它方面应做到:

1.禁止翻墙等不良的行为发生。

2.不参与危险游戏和其它有危险的工作(活动)。

3.保持消防器材、设备处于完好状态,非火警不得动用。

4.不到社会不良青年经常出没的饭店、舞厅、游戏室、酒吧、网吧玩耍、逗留。

防 灾 篇

二是人多先找藏身处。学校,商店,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如果遇到地震,最忌慌乱,如有可能应尽快逃到空旷地带(如广场、体育场)。一时逃不出去时,应尽快找到“救命三角区”暂时躲避。

 

三是远离危险区。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,应用手护住头部,迅速远离楼房,到街心一带,防止物品、玻璃坠落受到伤害。如在郊外遇到地震,要注意远离山崖,陡坡,河岸及高压线等。正在行驶的汽车和火车要立即停车。

 

四是被埋要保存体力。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,要尽量保持冷静,设法自救。无法脱险时,要保存体力,尽力寻找水和食物,创造生存条件,耐心等待救援。

法 制 篇

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,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,以规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。法治国家里,法律是第一位的,一切人都要遵守法律,违反法律的要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。国有国法,家有家规,法律是一个国家的根本,无论是一个单位,还是一个人,都要以法为重。

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、民族的希望,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。党和政府十分关心和高度重视青少年的成长。我国青少年教育和保护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,青少年犯罪率在世界上一直是比较低的。但近年来由于各种消极因素和不良环境的影响,我国青少年犯罪率日渐突出,给社会、家庭和个人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和巨大的不幸。

当代学生应该具备怎样的法律知识:

首先,应培养学生依法办事的思想观念,不仅要遵纪守法,而且要监督社会主义法律的遵守和执行,坚决同一切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,使社会主义法制得以真正实现。

其次,培养宪法和法律具有最高权威的观念。树立法律权威即尊重宪法和法律的权威。任何个人和机关、组织都不具有超越法律之上的权力,都必须依法办事,坚决反对“权大干法”,“人情大干法”的法律虚无主义观念。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国家生活中所处的地位,无条件地服从和遵守国家的宪法和法律。

再次,也即最重要一点,即培养大学生权利义务相一致的观念。法律最主要的精神即强调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性。公民要正确对待权利义务关系,既要依法行使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,也要履行法律赋予公民的义务,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公民意识,以社会主义法律为武器,捍卫自己的正当权利,在享有个人所拥有的权利时,不忘记尊重和承认他人的合法权益,不忘履行对国家,对社会,对他人的义务。同时,应杜绝一切不劳而获的错误思想,培养只有付出才有收获的良好观念。

另外,应培养学生法律与自由相统一的观念。我国宪法和法律从各个方面规定了公民的权利义务,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以内,有着极为广阔的自由活动天地。公民在行使自己权利时要慎重考虑自己的言论、行为的社会效果,不得损害国家、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。大学生应树立与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密切联系的自由观,珍惜和维护安定团结的局面。

最后,应培养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。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,主要指公民不分性别、民族、种族、职业等一律平等地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并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,不管是什么人,只要是犯了法,都要依法受到追究。公民在运用法律上一律平等,不允许任何人享有特权。平等原则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律的精髓,也是邓小平同志一贯强调的法制原则,所以要教育学生树立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。

依靠法律,预防违法犯罪对自己的侵害。每个学生要明确,依靠法律是预防侵害的首要原则,是自我保护的必备武器。依靠法律,必须学法、知法。要学习宪法、刑法、治安管理处罚法、义务教育法、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,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。要弄清什么是合法,什么是违法;什么是无罪,什么是犯罪;什么是自己的义务、权利和合法权益,什么是受到侵害。还要弄清家庭、学校、社会、司法对未成年人保护的内容和法律责任。依靠法律,必须用法。要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和行使权利,并在违法犯罪行为对自己形成侵害时,能够依靠法律手段进行自我保护。要做到:一克服"害怕对方报复,干脆自认倒霉"的错误思想;二克服"管它三七二十一,我私下找人报复"的错误做法。

 

上一篇:下一篇: